从量到价,下次“降息”或不一样
郁言债市数据平台
区域、城投、地产数据一网打尽
欢迎关注使用!
摘 要
一是宽信用表述仍然较多,总量型政策合理有度,政策加码的空间不及2020年3-5月。相对于2020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述为“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本次报告将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调整为“合理投放贷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措辞延续,反映出宽信用程度或不及2020年疫情期间。
二是结构性政策继续发力,重点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2021年四季度报告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一措辞在本次报告中延续,考虑到局部疫情冲击,本次报告不但明确强调“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还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方面,再次强调“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行业倾斜”。
三是价格型政策蓄力。在稳杠杆的约束下,总量型政策发挥的空间相应受限,动用价格型政策工具给实体经济降成本仍有必要。央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助于引导LPR下行,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与以往LPR下调相比,下一次LPR的下调(“降息”),可能受到降准、央行上缴利润投放基础货币、再贷款以及存款利率下调等多重因素叠加给银行节省成本的影响,而非以往MLF利率下调、或央行降准节省成本带来的推动。
后续货币政策的两个关注点:物价和海外货币政策。面对输入通胀风险,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更多体现在供给端,通过定向支持煤炭、农业等特定领域,改善国内供给。海外货币政策方面,在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下,为兼顾外部平衡,降准之后短期内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对于债市来说,5月下旬或6月,我们可能面临经济基本面逐渐恢复,以及资金利率的温和抬升,届时利率上行风险或开始显现,不过上行的空间仍然取决于经济回升的速度。后续推动10年国债压力上行突破2.85%的可能因素,一是4.29政治局会议提到的增量政策工具落地,其力度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二是经济从疫情中恢复,经济增长快速回到5.5%附近。
核心假设风险。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2022年5月9日,央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如何看待其对利率的影响?
总量合理,结构支持有重点
一是宽信用表述仍然较多,总量型政策合理有度,政策加码的空间不及2020年3-5月。相对于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次报告将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调整为“合理投放贷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措辞延续,反映出宽信用没有明显超出稳杠杆的要求。今年3月以来部分地区疫情扩散,与2020年一季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可比性。注意到2020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述为“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当前货币政策报告中有关信用的相关表示,指向宽信用程度或不及2020年疫情期间。
2021年四季度报告中“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的措辞调整为当前的“保持货币信贷和社融稳定增长”,指向后续社融和M2同比增速继续上升的空间相对有限,考虑到今年3月社融同比增速达到10.6%,较一季度现价GDP同比增速高1.7个百分点,如后续三个季度延续1.7个百分点的增速差,对应全年宏观杠杆率上升幅度在4.5个百分点左右,尚且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上升幅度小于2019年宏观杠杆率的升幅(约6.5个百分点)。
保持社融稳定增长,除了贷款之外,受货币政策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企业债和表外票据融资。近期流动性较为充裕,隔夜利率经常低于1.5%,本次报告摘要中删除了“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上下波动”的措辞。企业信用债发行成本和票据融资成本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这有助于企业获取成本低于贷款的资金。
二是结构性政策继续发力,重点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2021年四季度报告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一措辞在本次报告中延续,考虑到局部疫情冲击,本次报告不但明确强调“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还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方面,再次强调“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行业倾斜”。可见短期内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中之重,是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预计这也是货币总量型政策中增量部分的一个重点流向。
三是价格型政策蓄力。在稳杠杆的约束下,总量型政策发挥的空间相应受限,动用价格型政策工具给实体经济降成本仍有必要。央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助于引导LPR下行,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本次报告专栏一和专栏三提到“2022年4月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债券市场利率和LPR来调整存款利率。该机制发挥作用后,4月最后一周,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利率较前一周环比下降10个基点。这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推动贷款利率下行。考虑到年内央行已降准0.25%,再叠加上缴1.1万亿元利润对应投放基础货币、交通物流、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等领域的再贷款投放,以及存款利率市场调整机制建立带来的存款利率下调,使得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节省成本达到阈值之后,在不下调MLF利率的前提下,后续LPR仍有下调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利率下调的作用需要新增存款累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挥出明显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效果。因而LPR能否在5月下调,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参考去年两次降准为银行节省280亿元成本,1年期LPR下调5bp。央行今年4月降准释放5300亿元(节省65亿元成本);央行上缴1.1万亿元利润与降准0.5个百分点效果接近(节省约130亿元成本),其中4月上半月央行上缴6000亿元;新创设再贷款3400亿元对应释放资金的效果小于降准0.25分百分点(节省约42亿元成本),用280亿元扣除三者之后,大概还需节省40-50亿元成本才能达到280亿元的阈值,对应需要4-5万亿元的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参考往年新增存款情况,实现4-5万亿元的新增存款增长可能会在2-3个月实现。
与以往LPR下调相比,下一次LPR的下调(“降息”),可能受到降准、央行上缴利润投放基础货币、再贷款以及存款利率下调等多重因素叠加给银行节省成本的影响,而非以往MLF利率下调、或央行降准节省成本带来的推动。如果这种新的LPR下调模式产生,那么对债券市场的货币宽松预期可能产生冲击。后续给实体经济降成本,也可以通过投放再贷款、降低存款利率等方式来推动LPR下调,而不必直接动用降准和MLF利率工具。
如何看待存款利率下调,对债券利率的反向影响?一个潜在的渠道,似乎是存款利率下调之后,银行配置债券的资金成本也相应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利率的下调,是跟随国债和LPR等市场利率下调,是前期市场利率下行的滞后跟随。这能否带来债券利率下行,一方面关注银行资金成本的下行幅度有多大,本次报告中提到“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关注后续银行在二级市场增配债券的资金体量,是否足以带动利率下行。考虑到今年银行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的任务,以及一级市场承接国债和地方债的体量并未较去年减小,预计银行在债券二级市场增配的资金量难以明显增加。
后续货币政策的两个关注点:物价和海外货币政策。央行在4月15日降准答记者问中“此次降准后有什么综合考虑”的回答中曾提到物价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此次报告中再次重申。4.29政治局会议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俄乌冲突给国际能源、粮食供给带来的不确定性,稳物价的重要性明显上升(详见《增量政策工具,或成债市远虑》)。这与传统的通胀导致货币政策收紧的逻辑可能存在差别。面对输入通胀风险,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更多体现在供给端,通过定向支持煤炭、农业等特定领域,改善国内供给。
海外货币政策方面,我们在《降准之后,或难“降息”》曾分析,在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下,为兼顾外部平衡,降准之后短期内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的可能性有所下降。5-6月我们可能仍然面临美联储货币政策加快收紧预期升温,美联储收紧不至于影响我国货币宽松的方向,但可能对宽松的形式存在短时的间接影响。
预计长端利率延续震荡,重点关注流动性
5月下旬或6月,我们可能面临经济基本面逐渐恢复,以及资金利率的温和抬升,届时利率上行风险或开始显现,不过上行的空间仍然取决于经济回升的速度。考虑到近期10年国债收益率在2.80-2.85%区间窄幅波动,并未大幅低于1年期MLF利率2.85%;10年国债收益率与1年期AAA存单收益率之差处在2020年8月以来的最高位附近,反映流动性宽松并未带来长端利率的明显下行。后续推动10年国债压力上行突破2.85%的可能因素,一是4.29政治局会议提到的增量政策工具落地,其力度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二是经济从疫情中恢复,经济增长快速回到5.5%附近。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经济政策解读系列:
经济放缓,宽信用预期升温,时滞有多长?
贷款结构转差,长端利率占优
政治局会议后,宽信用落地前,利率仍占优
已外发报告标题:《从量到价,下次“降息”或不一样》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5月10日报告作者: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肖金川,SAC 执证号:S0260520030002,邮箱:xiaojinchuan@gf.com.cn
法律声明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